引領電力技術變革的建設者
——記中央企業勞動模范 、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李新家
許馨妍
“萬物皆有章、凡事皆有數,你所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边@是央企勞模、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李新家經常對年輕同事們說的話,也是他自己工作、生活的信條。
1990年,李新家加入電力行業,從事電力自動化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30年來,他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封閉開發、現場調試、難點攻關,帶領團隊一步步構架了多個引領性的數據平臺和革命性的樞紐系統,在智能電網技術研發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經過不懈的努力,李新家先后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省公司科技進步獎14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件、軟件著作權10件,發表論文11篇、出版專著2部,并先后獲評 “中央企業勞動模范”“江蘇省文明職工”“國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拼搏進取 做最好的自己
在電力行業監控系統領域,李新家的知名度很高。
他克服無師傅幫帶、無經驗可學、無標準可循的“三無”困境,從最早的電力行業計算機維修,到發電監控系統調試,再到自主研發發電廠監控系統,經過跨專業學習與研究,自我重塑的李新家,成了江蘇省電力行業電腦監控系統的“金牌師傅”。
李新家不斷奔忙在江蘇大地的電力戰線上:為了援助蘇中南通的發電廠建設,他星夜兼程乘船沿江而下;為了掌握蘇北徐州的變電站改造需求,他更換火車、汽車、三輪車輾轉而至;為了解決蘇南鎮江的配網自動化系統技術難題,他連續半年與施工隊伍同吃同住同勞動。經過不斷實踐和摸索,他逐漸掌握了各大電廠的建設和設備情況,熟悉了相關系統的運行原理和癥結。在信息化和自動化的時代浪潮中,他逐浪前行,哪里有需要,就去往哪里,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服務于人民電力事業。
專注攻堅 勇當開路先鋒
2008年,李新家就全面參與編制了國家電網公司層面的電能信息采集系統相關技術規范。2010年,在他的總體設計下,江蘇率先落地建設“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他研發出的電能量數據高效管理平臺,實現了電能數據的高速準確采集,海量電能量測數據的高效存儲、分析和計算,突破了大型遠程實時數據采集系統的技術瓶頸。
到2014年,系統正式建成,覆蓋江蘇全網3900萬電力用戶,在全國率先完成全網全覆蓋,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系統日均采集數據量高達10億條,智能采集全面取代人工抄表,運行和應用指標始終位居國家電網公司第一。
近10年來,李新家平均每兩年都會開發出一個大型應用系統。在省級計量中心生產檢定智能作業、全社會用電量信息綜合利用、全省發電企業關鍵數據實時監控、綜合能源服務技術支撐等重要領域,他領銜研發出一批具有“三型兩網”典型特征的樞紐平臺,為能源變革在江蘇率先落地添磚加瓦,為電網、企業和政府決策提供著重要支撐。
深耕細作 開啟電網新篇
以往電網發生事故后,負控響應能力通常是30分鐘,但國網江蘇電力卻提出了1分鐘的超高難度目標。李新家主動帶領團隊參與到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的建設中去,負責該項目主站系統設計與建設,并給出了令人振奮的毫秒級世界領先目標。面對緊迫的研發時間,李新家帶領團隊連續數月閉門攻關,最終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編寫出完善的技術方案和運行導則,有力保障了系統實切驗證“零誤動、零差錯、零投訴”。
2017年5月23日,系統經過實切驗證,面對瞬間減少300萬千瓦供應的極端情況,在0.26秒內完成預想動作,成為國際能源領域一大創舉。隨后,系統應用于江蘇全省,目前已具備了376萬千瓦的秒級、260萬千瓦的毫秒級以及20.2萬千瓦時儲能調節能力,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系統投運后,有效提升了特高壓入蘇能力,大幅減少了停電帶來的損失,為解決用電高峰負荷平衡問題提供了新途徑。目前,系統已在華東六省市推廣,儲能、梯次利用等后續功能正在不斷開發和完善。
|